> 要闻 >

本间宗久是K线图的发明者吗

时间:2022-02-05 09:16:11       来源:澎湃新闻

作为一种基础技术分析工具,K线图能够直观反映证券价格走势,对普通投资者也容易上手,因此在期货、期权、外汇及股票等投资领域有广泛应用。K线图在日本最先发明,因此也称为“日本线”,又因其形状像蜡烛而称为“蜡烛图”。大部分著作说起K线图的发明者,都会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人,那就是本间宗久。

但其实,本间宗久作为蜡烛图的发明者并没有确切证据。这个在日本神一样的人物,更是谜一样的存在,他的生平有很多传说的成分。K线图作为一种现代证券分析技术,与本间生活的年代对照,我认为他不可能是发明者。故事要从日本江户时代的堂岛米市——世界上最早的期货市场说起。

一、堂岛大米会所

17世纪初,德川家康消灭群雄,实现日本基本统一,江户时代开始。各地的领主被迁至江户(今东京),他们的经济来源是租种其土地的农民交纳的稻米,很难由领地直接送至江户,因此在交通方便的港口城市大阪建立米仓。而来自全国各地的米商也到此地进行交易,由此形成一个全国性米市。大阪的别称——“国家的厨房”因此而来。

封建领主将大米储存在大阪的仓库中,可以得到相应的仓库收据,这个收据也称为“大米库券”,他可以决定何时卖出这些大米库券。但有时碰到资金短缺,封建领主将下一熟的大米税收提前抵押出去换取资金,等到大米收获后再实际交割。

大阪的米市原本在大商人淀屋家的前院,17世纪下半叶这个交易市场发搬到新址,这就是“堂岛大米会所”。1710年之前,这间交易所主要进行大米的实物交易。1710年之后,除了实物交易以外,还设置一种“建物米”的标准合同,在确定的时期内可以进行延迟交易,这种记账式交易方式,已经具备了现代期货的一些主要特征。

首先这种交易是以大米为标的标准化合同,最低交易数量是100石大米(早期为10-20石)。参与者只需提供称为“敷銀”的保证金,就可以进行买卖。

市场分三个时期:春季(1月8日至4月27日)、夏季(5月7日至10月8日)和冬季(10月17日至12月23日)。每天交易时间从上午8点到下午2点,中午闭市。在下午2点结束之前,一条大约一英寸长的火绳挂在太仓的屋檐下点燃,完全烧完时,交易结束,这时的价格被称为“火绳价格”,成为下一交易日的开盘价。

结算主要通过账面上的资金清算,而非实际交付大米,至少在元禄时期(1688-1703)已经开始这样做。堂岛米市拥有固定交易场所,标准化产品,以及实行保证金交易,这些都是现代期货市场的基本特征。因此,对于堂岛米市是世界上最早的期货市场——学界大多没有异议。

图1:堂岛大米会所,歌川广重(1797-1858)作

江户时期的日本没有统一货币,金、银、铜三种币材同时流通,它们的之间的价格由市场决定。堂岛大米交易所不仅是一个期货市场,也是一个货币兑换市场。有时大米成为重要的计价单位,通过使用大米来计算金、银、铜的价值,再来决定三者之间的兑换率。大阪不仅成为全国的商品集散中心,也是重要的货币市场。

1868年幕府垮台,新成立的明治政府废除了堂岛大米交易所,并没收了堂岛周围封建领主的仓库,直到1871年堂岛米市再次被恢复。1873年增加了石油贸易,改名为“堂岛大米和石油会馆”。1876年石油贸易被分离出去,遂改名为“堂岛大米贸易会馆”。1893年堂岛大米交易所被改组为股份制大米交易所,即“大阪堂岛大米交易所”。1918年,由于过度投机引发米价飙升,导致暴动。1939年,根据《大米配给管理法》,大米市场并入日本米业株式会社。

大阪的繁荣的商业和货币兑换业,为K线图的产生提供了土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K线起源于日本米市并非偶然。在堂岛大米会所,用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收盘价这四个价格图记录,由于大阪是港口城市,大米以船舶为主要运输工具,所以,米线四价图最初用锚形图表示。锚形图(anchor chart) 就是因为形状类似船锚得名。它有一条直线两头分别代表最高价及最低价,水平的线段表示开盘价,箭头代表收盘价。箭头朝下代表收盘价低于开盘价,箭头朝上代表收盘价高于开盘价。这样一天的交易概况跃然纸上,对今后行情变化提供关键依据。

锚形图能够全面反映某个时期价格涨跌情况,缺点是比较复杂,后来才慢慢演变成K线图。然而,即便锚形图最早可能也是在明治维新以后才出现(林辉太郎,2016),而不是本间宗久生活的年代,因此本间不太可能是K线图的发明者。要具体说明这一点,还得从本间的生平说起。

二、本间宗久发明了K线图吗?

关于本间宗久的生平众说纷纭,光是他的出生就有多种说法。

图2:本间宗久画像

一般都认为,本间宗久1724年生于出羽的庄内(今山形县酒田市),原名本间久作,是酒田富有的“新泻屋”米店老板本间原光的第三个儿子。父亲去世后,久作的长兄光寿继承了家产(当时日本实行长子继承制)。由于光寿的儿子年纪尚小,久作暂时接管新泻屋米店的生意,在酒田的大米市场上进行投机,并且非常成功。当时的酒田,也是一个重要的大米生产基地,当时曾有民谣:“酒田(宗久的家乡)晴,堂岛(大阪的堂岛大米交易所)多云,江户减前(江户的减前交易所)雨纷纷。”意思是,酒田的稻米赶上好收成,堂岛米市的价格就会下跌,而江户的米价更将暴跌。

光寿死后,他的长子本间光丘成为新泻屋的主人。他与本间久作在经营上发生冲突,两人断绝了叔侄关系。本间久作离开酒田,去了江户,后来又去了大阪,从事稻米的投机生意,积累巨额财富,被人们称为“出羽的天狗”。

50岁时,久作改名为宗久,定居江户。他的稻米生意使本间家族声名远扬,有一句谚语是这样说的:“你可以像大名(封建领主)一样有钱,但不可能像本间那样富有”。宗久晚年住在江户的根岸(今东京上野区),后来据说遁入空门,曾被上野永宽寺任命为“相模守”。还有人说,他曾被任命为幕府时代的财务资政。享和三年(1803年),本间宗久去世。

本间宗久据说留下《本间宗久翁秘录》、《酒田战术详解》、《三猿金泉录》、《风林火山》和《三昧传》等多种著作。然而,这些书究竟是不是本间的写的,没有确凿证据。鈴木旭(1995)认为,这些都是在明治初期后人编纂的。这好比《黄帝内经》,明明是后人写的,为了增加其威权性,伪托黄帝所作,这种做法在历史上很常见。

然而,这些著作即便真是本间写的,里面主要是关于大米投资操作的一些心得,并没有谈及蜡烛图。今天市场上流传着各种所谓的“酒田战法”“酒田五法”等,都是后人根据《三猿金泉录》《宗久翁秘录》等著作,将其中思想加以整理、发展而成。这种所谓的秘籍,最早可上溯1949年以“箕山道人”署名出版的《证券买卖之秘宝》。

此外,在本间生活的年代,即使在米业中心大阪,市场还处于相对原始的状态,开盘、收盘、最高值、最低值这些术语还未出现,因此K线图的使用不可能(林辉太郎,2016)。本间宗久曾到过大阪,在岛堂米市赚取豪利,但是具体时间、具体详情均不得而知。根据美国最早翻译蜡烛图的投资家史蒂夫·尼森(1994)的观点,蜡烛图由锚形图改进而成,很有可能出现于明治时代早期。也就是说,本间生活的年代锚形图也没有出现,更不可能有蜡烛图。但由于本间这个人实在太有名了,被人们尊为“市场之神”,后人将K线图的发明权归在他头上,也许是为了提升这种分析技术的权威性。

(作者丁骋骋为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民间金融和金融史等。)

标签: 线图 发明者 间宗久是

消息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