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信 >

观天下!拥抱免疫新时代——高龄食管癌患者的抗癌故事

时间:2022-08-27 17:53:55       来源:光明网

“患者上个月刚在广州做了检查,一切都好,病灶消失了,跟正常人一样。”熊建萍教授回忆道。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熊建萍教授是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项晓军教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8月24日,在一年一度的食管癌患者关爱日来临之际,两位资深食管癌治疗临床专家接受了采访。

一位又一位晚期的患者,肿瘤在消失

文章开头熊教授口中病灶消失的患者,今年60来岁,来自江西的一个下属县,距离南昌200公里。

老人退休前是位干部,平日很关注自己身体健康。在感到食管不适时,到县医院做了胃镜检查,经过诊断后确诊为食管癌。确诊后,患者一度很紧张,坚持要去大城市就诊,之后慕名找到熊教授。

据熊教授回忆,患者确诊得非常及时,因此在初次就诊时,患者的身体和精神状态还不错,并未出现食管梗阻、身体消瘦等症状,仅有轻微疼痛的不适。

经过初步检查,发现患者病灶处于食管颈段及胸上段,肿瘤长度达到十几公分,因为累及颈段的位置故无法手术。另外患者初始比较抗拒放疗,不希望因为治疗影响生活质量。

诊疗组在充分评估患者需求,并与患者充分沟通后,推荐使用免疫治疗(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作为一线治疗方案。

诊疗组项教授表示,当时免疫治疗刚在食管癌治疗领域崭露头角,提出这个方案,主要基于3个原因:

1)病变范围太大,位置又靠上,无法局部手术,且已经有淋巴转移,以往临床经验显示,常规放化疗的效果不理想;

2)PD-1免疫治疗在二线的临床数据效果很好,包括熊教授亲自参加的食管癌二线研究ESCORT研究,还有一些同类PD-1药物研究,结果都显示免疫治疗方案能给患者带来明显的临床获益;后续KEYNOTE-590数据也证实了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对一线食管癌患者的有效性;

3)基于患者本身的治疗诉求和身体情况,对于治疗疗效需求高,希望有更佳的治疗方案能保障生存质量;此外患者身体状况评分好,完全符合使用免疫治疗的条件;

当时,患者拿到“一线进行免疫联合化疗”的方案后,专程从南昌又飞到广州进行了二次诊疗,结果英雄所见略同,这一联合方案也得到了广州专家的认可和支持。

就这样,患者开始了免疫治疗方案,仅做了两次联合治疗后,胃镜显示病灶有明显消退。做满六次之后,经过CT及胃镜检查,患者的病灶接近消失。随后,患者接受了同步放化疗。在完成同步放化疗之后,患者继续选择了免疫治疗进行维持治疗。

目前这位患者经过治疗,身体恢复得非常好,与正常人无异。现在不抽烟、不喝酒,反而身体比以前更健康,体重也增加了。熊教授表示,在日常食管癌的诊治过程中,对于这类病变比较广泛的患者,单药化疗或者放化疗同步治疗之后患者的预后情况通常都非常不理想。免疫治疗的出现为这类患者的治疗带来了突破性的进展,显著改善了患者预后,可以回归正常生活。

还有一位患者,也令项教授印象深刻。

这位患者已算是高龄,年龄75岁+,当时确诊时疾病已经是Ⅲ期状态,病灶位置在胸中下端,还没有出现广泛转移。

但患者存在重度的通气阻碍(慢阻肺),肺功能差,外科评估之后,手术风险大无法进行手术,因此当患者来到两位教授这里时,怀抱了很大的期待。

由于肺功能差,同步放化疗的风险也高。如果给予免疫治疗一旦出现免疫性肺炎,后果也可能是非常严重的。经过谨慎评估后,项教授先决定给患者进行常规化疗方案,但经过化疗后,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虽然病灶有所缩小,但并没有达到部分缓解(PR)的效果。

经过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项教授及时更改了方案,调整为化疗+免疫的治疗方案。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疗效明显,CT影像提示肿瘤缓解接近CR(完全缓解),并等待胃镜复查进一步证实。而且截止到目前,患者也并没有出现任何免疫相关的不良反应,患者也很满意。

项教授表示,这个病例让他非常记忆深刻。患者因为身体因素,高龄、肺功能较差,导致很多治疗手段无用武之地。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我们诊疗组也在不断摸索最佳的治疗方案,以期能达到最好的临床效果。目前患者在经过免疫治疗后有了显著的临床效果,也是一个很好的成功案例,之后也能分享给到其他病患增强他们的治疗信心。

食管癌防治,关键在“早”

两位教授表示,食管癌早期症状不明显,所以很多食管癌患者在诊断时已是晚期,失去了手术的机会,患者生活质量差、生存期短。尤其农村地区的居民,普遍文化程度不高,缺乏食管癌疾病认知,基本上要等到完全梗阻后才会去医院就诊,导致患者预后情况非常差。

食管癌的早期发现与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以及生存质量至关重要。熊教授表示,尽管食管癌早期症状不显著,但若重点关注还是能在早期发现的,例如出现进食梗阻感、身体消瘦、伴有胸背部闷痛等症状出现时一定要引起关注。尤其针对食管癌高危人群,例如喜欢吃烫的食物、腌制的食物、烧烤类的炭烤烟熏食物、经常饮酒抽烟及有家族史的人群一定要定期体检,会有效降低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项教授补充道,除了饮食以外,饮用水也要注意,很多癌症的发生与饮用污染水密切相关。在很多偏远地区,当地居民会饮用池塘水,经常饮用这种污染水可能诱发食管癌、肝癌等肿瘤疾病。所以,一切要切记饮用洁净水。同时,也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早睡早起,要有充足的休息,保持平和心态等。

这食管作为一个管腔器官,一旦有了肿块,就会产生明显的不适,进而影响进食,引起消瘦。只有通过治疗很快改善疾病情况,才是给予患者最好的信心和鼓励。

所以免疫治疗的出现,不仅给晚期的食管癌患者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案,也给了医生很强的信心,看着越来越多的患者得到疾病缓解,并且治疗时机也逐渐从三线、二线提到了一线,更多患者更早地就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医生与患者的交流也越来越生动和多层次。

尤其是在过去,当治疗理念还没那么成熟、临床证据还在逐渐积累时,首先必须和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地沟通,患者给了医生信任,医生才能胆大心细,勇敢地往前走一步!

免疫新时代,患者可以有更多信心

近年来,随着免疫治疗在食管癌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获得了充足的循证实践依据,因此得到多个权威指南的推荐。

今年,《2022年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更新中,在转移性/复发食管癌一线治疗中将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方案(1A类)由Ⅱ级推荐升级为I级推荐,标志着该方案已被确立为一线晚期食管癌的标准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经过KEYNOTE-181和KEYNOTE-590两大研究的持续性验证,PD-L1表达阳性(CPS≥10)的患者是食管癌免疫治疗的最大优势患者群体,可以最大化治疗收益,因此有条件的患者建议能进行相关检测。

项教授提到,近年来,免疫治疗的出现为食管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曙光。不仅给患者带来更优的治疗选择方案,同时,也给患者及医生带来了很强的治疗信心。我们在临床实践中,看到越来越多的患者能从免疫治疗中得到显著获益,随着成功案例的增多,也让更多患病的病友们看到了治愈的希望,增强了治疗信心,更加积极地面对治疗。

熊教授表示,对于食管癌患者而言,除了接受治疗以外,家人的陪伴和关爱亦是必不可少的。相较于其他肿瘤,食管癌通过治疗后可能无法很快改善疾病状态,患者还有可能会出现吞咽困难、身体消瘦等状况,因此格外需要家人的支持与照顾。在“食管癌患者关爱日”之际,希望呼吁和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高度重视食管癌疾病、关爱食管癌患者。

标签:

消息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