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界 >

环球今亮点!“孙正义时代”终结了吗

时间:2023-06-08 11:04:08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陈言

软银集团近日发布了2022年财年的报表。每次企业决算说明会,不管盈亏,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孙正义必定到场,但今年却未见踪影。

2021年财年,软银麾下的愿景基金(SVF)投资损益为-34347亿日元,相较2022年的-8351亿日元,已有不小的“进步”;纯利润,2121年财年为-17080亿日元,2022财年缩减为-9701亿日元。也就是说,软银依旧在亏,但亏空规模在收缩,这当然是幸事。


(资料图)

仔细阅读软银的报表,得知2022年财年之所以能够收窄亏损,很大的原因在于卖出了阿里巴巴的股票。光出售阿里巴巴的股票就让软银有了4.6万亿日元的进项,盖过了去年3.4万亿日元的亏损。但还是那句话,软银依旧在亏。

一味靠出售阿里巴巴股票也不是个事。2022年3月,孙正义手头的阿里巴巴股票占阿里巴巴总股权的24.4%,但到2023年3月占比只剩13.7%了。这意味着孙正义今后能拿出来出售的股票也越来越有限了。

纵观孙正义的投资,两大决断让其风光无限。

第一是2000年前后对阿里巴巴的投资。此事中国国内有各种版本,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孙正义对阿里巴巴投了20亿日元,随着阿里巴巴上市,这个投资让软银的市值从数千亿日元瞬间蹿升到16.7672万亿日元,形成软银1995年创建后的第一个高峰。之后20多年时间,软银遇到困难时总是通过出售阿里巴巴的股票来渡过难关,今后恐怕还会如此。

孙正义做出的第二个投资决断是并购英国ARM(芯片设计公司)。这次投资就不再是用区区20亿日元了,2016年动用了3.3万亿日元实现对ARM的并购,此后让软银的市值从10万亿提升到了2021年的17.8272万亿日元,达到第二个高峰。这次并购,软银市值增长的倍率不如以前,但依然让公司获得了显著的增长,也是个成功案例。

上述例子似乎一再证明,眼光是投资家最大的资本,但也总有人说,其实无非是运气。世界估值达10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大致为3000家,孙正义投资了其中的400家,他期待能够再发掘一个阿里巴巴、ARM那样的企业,攥在手里。但现在他的运气好像没以前那么好了。他每天都会面试一家企业,在短短的30分钟时间内决定投资数亿日元还是数十亿日元。但是这样的项目对软银这样的投资机构来说太小,孙正义在寻找能够投个数万亿日元的项目,却一直没有找到。

另一方面,目前软银投的企业基本以亏损为主,所以孙正义手头需要不断注入资本,也因此会卖出阿里巴巴的股票。目前软银的市值再度回落到了10万亿日元上下,市场环境对他来说相当紧迫。卖出ARM的股票也能让软银赚上一笔,可惜这家企业对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影响太大,不是孙正义个人想卖就能卖出的。现在他必须拿在手里,虽然对半导体设计不一定有兴趣,也不见得肯等企业通过经营赚钱。作为投资人,孙正义或许会觉得ARM与阿里巴巴太不一样,用起来太不方便。

孙正义已过65岁,这个年纪与92岁的巴菲特比自然年轻,但在VC/PE这个行业也算是比较大的了。尤其是这些年投资的独角兽企业几乎没有让人眼睛一亮的,这似乎说明纯IT技术的投资已经撞上了天花板。但要是投其他产业的话,比如像ARM这样的半导体设计企业,则不在孙正义的慧眼内,他兴味索然。

这阵子ChatGPT风起云涌,有人说新一代技术革新将至,但日本社会的质疑之声不绝于耳,说明该技术不像以往的IT技术革新那样能够受到日本民众和市场的追捧。孙正义虽然也挺起胸脯说过“老子的时代又来了”,但最终未看到他花巨资扶持相关企业。

总有人说孙正义的时代终结了,笔者倒不太认同这样的说法。或许软银在具体的投资实务或经营上有过失误,但笔者觉得,着眼于市场、技术等环境方面因素的讨论更有意义。软银近些年持续亏损,与其说是某个传奇投资家的个人职业生涯的问题,不如说是因为全球的技术革新遇到了瓶颈,越来越难出现像阿里巴巴那样飞速增长的企业,也越来越难以找到像中国这么大体量、这么高增速的市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投资的传奇式故事越来越少,也是一种必然。

【作者为日本企业(中国)研究院执行院长】

标签:

消息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