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新能源昌邑市海洋牧场与三峡300MW海上风电融合试验示范项目。陈苹苹/摄
张羽红 陈苹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山东昌邑致力于能源结构转型升级,抢抓“双碳”目标机遇,坚持“向海图强”发展方向,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生物质等新能源产业,通过打好新能源发展“组合拳”、严把节能监管“源头关”、守牢能源保障“安全线”等措施,有效激发能源行业发展活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新动能。
绿色赛道勇争先
海陆并举立潮头
“我市充分利用沿海区位优势,积极探索由陆向海发展,一体推进陆上、海上风电场建设,成效显著。”据昌邑市发展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兆兴介绍,目前全市已建成陆上风电场5处、海上风电场1处,在建海上风电场1处,共计251台风机,合计总装机容量104.65万千瓦。
依托投资36亿元的三峡新能源昌邑市海洋牧场与三峡300MW海上风电融合试验示范项目,昌邑在山东省首个开展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试验示范。该项目建成50台6兆瓦海上风机,在风机基础周围布置海产品养殖区、设置全国首个海上风电生态环境监测站,蹚出“环海能源带”与“环海经济带”叠加发展新模式。
2022年12月,三峡海上30万千瓦、陆上5万千瓦风电项目同期在昌邑成功并网发电,开启风电海陆“两翼齐飞”新格局,夺得全球最大吨位全地面起重机吊装风机、运行8.5兆瓦国内单机容量最大陆上风机、国内首个“风光渔同场”三位一体示范样板、山东省首个一次性全容量并网平价海上风电、潍坊市首度海上风电等多个首创。三峡海上陆上风电项目自并网以来,已累计发电近6亿度。
此外,投资58.5亿元的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渤中I场址5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投资3亿元的三峡海上风电场区内桩基固定式与漂浮式海上光伏对比验证示范项目也正在加速推动,计划2024年底前实现并网发电。
行业发展多元化
工业城市展新姿
除了探索风能融合开发新路径,昌邑市还积极创新光能集约化利用新模式,开辟生物质资源化处置新格局,布局抢占氢能研发及新型储能新赛道。同时,加快“新能源+储能”建设,已引进并立项大型独立储能电站3个。
昌邑市积极探索“光伏+烟叶”“光伏+扶贫”“光伏+环境治理”等模式,现有光伏装机容量39.5万千瓦,年发电约5亿度。全市已建成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3个、合计装机容量40MW,累计上网电量近4亿度,每年提供扶贫资金406.2万元,将持续扶贫20年。在山东省首创渔光互补发电模式,2016年建成占地3000亩的下营镇100兆瓦渔光互补示范项目,率先构建“水上光伏、水下养殖”新能源经济系统,年发电1.4亿度、养殖鱼虾海参80吨。目前,正在谋划打造占地3万亩的鲁北盐碱滩涂昌邑光伏基地,建设总装机规模122万千瓦的大型渔光互补电站,计划2027年底前并网发电。
该市采用PPP模式建成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将生活垃圾、农作物秸秆、市政污泥等进行全量燃烧用于清洁发电,垃圾减容率达到95%以上,实现废弃生物质循环利用,年可处理垃圾22万吨、外供电7800万度。为抢占新能源发展“制高点”,昌邑积极推进氢能研发,2020年成立潍坊市氢能技术研究院,已引进高效生物发酵产氢、电解槽及隔膜生产、氢能产业技术研究等3个项目。
截至目前,昌邑市新能源企业达300余家,已建成新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近100万千瓦,预计到今年年底可发“绿电”20亿度,占全市全社会用电量的30%左右。按照规划,“十四五”末昌邑市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220万千瓦左右,年发“绿电”60亿度,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8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460万吨,一个“县级绿色电网”示范样板呼之欲出。
装备制造链条化
能源产业再升级
在推进新能源行业发展过程中,昌邑市特别注重延伸相关装备制造产业链,实施补链强链工程,已集聚新能源制造企业40多家,形成从“用”到“造”发展新优势。
整合风电全产业链发展。发挥本地风机整机制造企业——山东瑞其能电气有限公司“链主”作用,带动和引进供应链企业10余家,形成每年500台、150万千瓦的生产能力,构建起“零部件配套—整机制造—风电场设计施工运维”完整链条,建立了中国、德国、瑞士研发团队联合攻关机制,生产的永磁直驱风机同等条件下发电量高于、运维费低于国际任何品牌风机。
打造技术攻关创新链。创新“揭榜挂帅”“赛马攻关”等机制,储能装备制造相关企业——潍坊孚美新能源有限公司破解多项“卡脖子”技术,研发针状焦及加氢组合工艺,填补国内新能源锂电池材料——高端针状焦生产技术空白,打破国外垄断,进入比亚迪、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贯通新兴市场供应链。清洁取暖设备制造企业——山东亿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聚焦农村清洁取暖新市场,利用空气源热泵技术,研发生产的新能源产品能效转化率是空调的3倍,耗电量仅为一般电暖产品的20%,技术达到行业领先水平,省内市场占有率达30%,为农村清洁取暖提供了昌邑方案和产品。
该市还研究制定了新能源专项发展规划,着力打造三峡新能源产业园、围子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等特色园区,紧盯行业头部企业和产业链关键环节,积极引进电池电芯PACK产线、变压器产线等新能源制造项目,不断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昌邑市从能源安全保供角度出发,严格把好节能监管“源头关”,扎实推进节能技改降耗,深入开展能耗“双控”管理,超额完成了“十三五”能耗强度降低任务,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孙兆兴表示,致力于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服务促进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昌邑市将紧紧围绕“双碳”目标,持续夯实“能源”根基,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