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界 >

全球动态:我的高考 且思且忆

时间:2023-06-08 10:48:17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张洽棠

常言道,“高考改变命运”。回望十余年前的2005年高考,仿佛又重温了一次当年站在抉择路口的情景。

高考那天,多云偏阴,在炎热的夏日感受到了一抹难得的清凉。我的考点就在本校,熟悉的环境带来了确定性,同时却也缺失了新鲜感。

展开考卷,有熟悉的被“押中”的知识点,也有看起来比较陌生的描述和构架,这或许就是高考“筛选”功能的体现。

高考作为促进社会流动的最大利器,作为中国“最公平”的考试,作为招才引智的“指挥棒”,自然承载了无数的社会期盼与关切。不过,从全社会层面看,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一大批知识青年补充到各行各业里,中国经济也迎来了“狂飙”时代。

历史的一粒尘埃,落在每个个体身上,或许就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了,毕竟参军与考学历来是广大农家子弟和小镇青年“鲤鱼跃龙门”的机会。高考结束铃响,大家走出考场时,“众生相”依然历历在目:兴高采烈的考生,鼓励安慰的老师,如释重负的家长,记录历史的记者,大家或清醒、或迷茫、或兴奋、或沮丧……

长舒一口气之余,又迎来了堪称“第二次高考”的填报志愿环节,经过教改之后,我们是“知分填志愿”,待最终分数和全省成绩一分段公布后,关于排名的信息是透明了,不过除了排名最靠前的百余位学生会被提前“锁定”外,剩下的考生依然面临“单次博弈”:报得好,可以被超水平录取;报得差,或许会降档录用。

相比考试后估分填志愿,知分填志愿已经是“知己、不知彼”的单次博弈。当然,近年来各地还推出平行志愿填报模式,部分地区还上线了类似“预填志愿网”的模式,在多次动态博弈后实现均衡,降低了博弈的不确定性,能更好更充分实现高考的“初心”和“使命”。

回想当年报考志愿的几个粗浅想法,一是学校尽量选择在历史招录中录取希望较大的,二是专业尽量选文理科占比偏均衡的。现在看起来,当年的粗浅想法与现在主流志愿填报的推荐原则差距不算太大。或许,所谓的原则,就是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综合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

标签:

消息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