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信 >

翟荟:用“最笨”的方法做科研

时间:2022-02-24 11:56:08       来源:中国科学报

■见习记者 田瑞颖

“我可能一辈子才带过十几个博士生。”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翟荟就是其中一个,也是最后一个。

古香古色的科学馆,在美丽的清华园里更显庄严朴实。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翟荟的办公室就在科学馆的三层,杨振宁的办公室在二层,一层是杨振宁父亲杨武之曾经工作的地方。

在系列纪录片《大先生杨振宁》中,由于翟荟的办公室更为“简朴”,便被“征”为纪录片拍摄地,他6岁的儿子,也“客串”了儿时的杨振宁。

刚40岁出头的翟荟已经获得多项荣誉。2021年9月,他又接连获得了2021年“科学探索奖”和2020年度北京市杰出青年中关村奖。

在他看来,科学是面向未知的,科学家不能“躺平”在已有的成绩里,要持续不断地探索。

“宁拙勿巧”

科学馆,是清华大学最古老的四大建筑之一。2007年,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以下简称高等研究中心)搬至科学馆。这里除了是学生们的“网红”打卡地,还走出了不少科学界的“网红”学者。

高等研究中心成立于1997年,杨振宁担任该中心名誉主任。1998年,翟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并进入刚成立的清华大学物理系基础科学班学习。

大三暑假,带着对科学未知的探索,他走进了心中神圣的科学殿堂——高等研究中心开始科研实践。

一个午后,正在楼道打印的翟荟,遇见了同来打印的杨振宁。简短交流后,杨振宁让他回去看一篇最新发表的实验论文,然后一起探讨。

就这样,他成为杨振宁在清华大学的“关门弟子”——最后一个博士生。

博士毕业后,翟荟先后前往两所国外高校开展博士后研究。2009年,高等研究中心更名为高等研究院。同年,翟荟回到高等研究院工作,并带领团队开展冷原子等量子物质的理论研究,以及凝聚态物理、引力理论、机器学习、量子物质和量子信息等方向的交叉研究。

“宁拙勿巧”是杨振宁说过的话,也是对翟荟产生很大影响的话之一。

翟荟说,“宁拙勿巧”是一种科研态度,一方面是说做科研不要投机取巧,做学问必须诚实;另一方面是说做学问没有捷径可走,必须一步一个脚印。

“这句话解释起来很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并不容易。”翟荟告诉《中国科学报》,“我跟学生们做研究时,都是采用‘最笨’的方法,比如理论推导,就算有捷径,我们也不走,必须一步一步来。”

2021年,翟荟撰写的教材《超冷原子物理学》在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在将新书送给杨振宁后,杨振宁在回信中写道:“你的书遵循了你的研究物理的方法。”

“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能有自己的研究方式和风格,何其幸运。”翟荟说。

不可触碰的“两条红线”

回国至今,翟荟已经培养了20多位博士生、博士后,不少学生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

“我的学生有‘两条红线’绝对不能碰。”翟荟告诉记者,一条是学术诚信红线,另一条是科研经费的政策红线。

“就好比火车警戒线,不仅不能碰,离得越远越好。”

翟荟的研究组对抄袭有着苛刻又“不成文”的定义。“抄袭是绝对不允许的,如果所写文章有连续7到10个单词跟别的文章一样,那就叫‘抄袭’,即使跟自己以前的文章一样,也叫‘抄袭’。”

他解释说,“7到10个单词并非标准,而是强调文章中的每句话都必须是自己独立写的。如果每句话都是自己写的,不太可能出现一长串词完全重复的情况。”

对于学生每篇论文的学术水平,翟荟并没有特别的要求。他认为,学生的学术水平是随着积累不断提高的,最初的文章影响力也许不大,但随着积累,慢慢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虽然在科研态度和科研诚信上,翟荟对学生有严格的要求,但在日常工作中,他们是一个欢乐的大家庭。“学生们都不怕我,以前叫我都是直呼其名,也就近两年,才有学生开始叫我‘翟老师’。”翟荟笑着说。

实际上,他们经常会因为科研观点不同而争论。在翟荟看来,这种争论才是科学应该有的状态,也最能激发出好的点子。

“科学里没有权威,科学就是追求实事求是。而科学家精神中,首要的就是探索真理,实事求是。”翟荟说。

2019年,翟荟获得了北京市卓越青年科学家项目的支持。与以往的项目不同,它不需要明确科研目标的计划书,也不需要非常细的经费管理预算,科学家可以自行决定经费使用并开展研究。

项目答辩时,一位评审专家问他,“你提出的研究新效应,究竟新在哪里?”

面对这个问题,翟荟“老实”回答说:“不知道,如果我还没研究就知道新在何处,那这个研究结果其实不算是新的。”

评委并没有因为他没有提到新在哪里,就否决他的项目。后来,翟荟在科技部组织的一次座谈会上,大力推崇这种科研模式。

不要给科学家“贴标签”

除了做科研,翟荟还会腾出时间,干些看起来似乎跟专业不相关的事。

比如,每年他都会阅读四五十本书,包括历史、社会、纪实、通识等各种类型。此外,他还坚持每天练10分钟毛笔字。

记者到访的前一天晚上,翟荟正在读《偏见的本质》。

在他看来,科学家被贴上了太多“标签”,存在很多刻板印象。“比如科学家就是不顾家的、很苦的、很忙的,如果都是这样,青少年还怎么向往科学事业呢?”

“科研人员也是一种职业,科学家也有自己的生活。”实际上,回到家中,翟荟也经常做饭,关心孩子的学习。

记者注意到,翟荟的手机里没有微信等社交娱乐软件,只有一些常用的功能性软件。相比于“冗杂无用”的信息,他更喜欢沉浸在阅读中。“读书,能让人静下来。”

标签: 科研人员 科研经费 科研工作者

消息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