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

北京加速构建数据资源供应链 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时间:2021-11-18 09:06:22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正在成为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十四五”规划就提出,努力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日从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获悉,依托国内首创新型交易模式的先发优势、首都海量数据和丰富的应用场景优势,北京在全国首发数字交易合约、入驻首批数字经济中介服务商、启动医疗数据算法创新应用等,北京市为数字经济发展按下“加速键”。

当前,数据作为一种核心要素资源,虽然具有普遍的使用价值,但资产属还没充分体现。只有实现确权、流通和交易后,数据资源才会转变成可以量化的数字资产,进一步通过金融创新,上升为生产的数字资本,真正释放内在价值。而从原始数字资源到数字资产再到数字资本的不断演进过程,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目标,将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提供资本来源,推动供给侧结构改革。

记者获悉,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率先落地新型交易模式,创建了基于区块链的数字交易合约。从表面上看,数字交易合约是数据提供商、应用商和服务商共同达成的数字交易约定,涵盖交易主体、服务报价、交割方式、存证码等信息,是交易连续、真实、可追溯的高可信“动态交易账本”。但本质上讲,数字交易合约是针对具体数据交易问题的整套解决方案,不仅突破了单一数据买卖的传统初级模式、发展为涵盖数据、算法和算力的组合交易模式,还扩展了数据资源的价值实现范围,把算法、算力及综合服务应用也变成了可供交易的数字资产。

在北京市经信局的推动下,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实现与北京政务资源网的联通和金融公共数据专区的对接,持续推进行业数据、科研数据、跨境数据、社会数据等的汇聚,一条完整的数据资源供应链正在加速构建。

“我们类似于一家大型超市。”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负责人对记者介绍,这里既有出售原始数据的“生鲜区”,也有成品类数据产品的“食品百货区”,同时还有能满足个化数据服务需求的“订餐加工区”,能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客户的多样化交易需求。

多层级、安全、负责任的数据交易体系建设,离不开由数据提供方、购买方、中介服务方、监管方和交易场所组成的数据交易生态的支撑。其中,涵盖数据估值、评级、审计、托管等在内的中介服务商,作为数据交易催生而来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是数据交易生态中的重要一环,将在数据要素市场建设中发挥作用。

记者获悉,多家数字经济中介服务商集体入驻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包括北京市大数据中心、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金杜律师事务所、大成律师事务所、北京金融大数据有限公司、中联资产评估集团、中企华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国信优易数据有限公司等单位,将共同构建安全、高效、领先的数字经济中介服务生态体系,努力培育带动数据交易上下游产业链的创新发展。

借助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台IDeX系统,北京金融公共数据专区中的高价值政务数据与银行金融数据进行融合之后,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的“普惠金融数字画像”“企业贷后预警”等数字金融服务悉数落地,“小微业主贷”“小微普惠贷”等业务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开展。联合交通银行、中航信等单位探索基于数据资产评估的金融创新服务,为实现数据资产价值化提供解决方案。同时,建设数据跨境流动服务试点台,推动技术、监管、规则等制度创新,为有需求的跨国企业提供合规、安全、可控、可靠的跨境数据托管服务,数据安全有序跨境流动的路径也逐渐清晰。

标签: 北京 数字资源供应链 柿子经济 上下游产业链

消息推送